1.《风吹麦浪》
作者:红孩著
出版社:北京 : 文化发展出版社
ISBN: 978-7-5142-2969-1
内容简介:本书精选红孩的短篇小说《风吹麦浪》《望长安》《溪水边》《绕城》《茉莉花开》《最后一个知青》《我们都去哈瓦那》《河殇》《西皮流水》《红头绳》《囚徒》《马牙枣》《随风飘送》《梨花处处开》《光熙门》《芳草地》《手脚冰凉》《爱琴海》18篇。
索书号:I247.7/1865
2.《诗意的原子》
作者:(美) 科特·施塔格(Curt Stager)著
出版社:北京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8025-0
内容简介: 本书从人与万物的“原子联系”这个角度作为切入点, 讲述了8种对人来说最重要的元素: 氧、氢、铁、碳、钠、氮、钙、磷。作者不仅讲解了这几种元素的化学属性、科学知识, 以及对原子的研究促成的科技上的进步等事例, 而且引用了大量物理、生物、医学、天文方面的故事, 用以分析人类文明发展与维护自然界平衡的的重要性。你血中的铁, 是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 也很可能来自2亿年前的一次恒星爆炸; 你呼吸中的碳元素, 也可能会变成树干的一部分; 你肌肉中的氮, 会帮助天空变为蓝色; 你眼泪中的钠将把你和远古时就消失的沧海联系在一起……组成世界万物的化学元素, 和组成我们人体的每一种元素是毫无二致的。那你怎么理解--你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同时也是一堆无生命的原子? 作者论述的用意在于, 使人认识到人和自然的联系是如此紧密, 我们并非独立于自然之外, 而是它们的一部分。作者用此书希望启发人们带着这种“联系”的意识去看待世间万物。
索书号:O611/0844
3.《卡扎罗莎》
作者:(俄)列奥尼德·尤泽福维奇著
出版社: 北京 :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ISBN:978-7-5043-8459-1
内容简介:本书讲述了:1920年,内战席卷俄罗斯,彼得格勒著名歌唱家卡扎罗莎来到了乌拉尔地区的一座小城。当地世界语俱乐部邀请她来进行表演。在晚会中,卡扎罗莎被射杀了,这场谋杀谜团重重。身为卡扎罗莎爱慕者的记者和革命家斯维奇尼科夫与报社通讯员瓦金一起,开始调查这个谋杀事件,重重迷雾,而真相却远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索书号:I512.45/22
4.《人性场所》
作者:(德)马克斯·韦伯著 , 李荣山译
出版社: 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08-16186-3
内容简介:本书是马克斯·韦伯对鲁道夫·施塔姆勒(Rudolf Stammler)《历史唯物主义的经济观念与法律观念:一项社会哲学研究》一书所作的细致评述与批判,也是韦伯继《罗雪尔与克尼斯》之后又一重要的方法论(元理论)著作。
索书号:C91/238
5.《谈美》
作者:朱光潜著
出版社: 南京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94-2227-9
内容简介:本书包括《谈美》《谈美书简》两部。本书将两书合二为一, 全面系统地呈现朱光潜的美学思想。读者不仅能学到美学的基本原理, 更能了解海量的中西方文化知识。《谈美》写于1932年, 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特点等问题层层展开, 提出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人生的艺术化”。朱先生以一种对老朋友的语气娓娓而谈, 将他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渗透在质朴清新的文字中。全书最后呼吁人们“慢慢走, 欣赏啊”, 认为“欣赏之中都寓有创造, 创造之中也都寓有欣赏”。,朱光潜先生就青年朋友们普遍关心的美和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一系列美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同时也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文学的创作规律及特点作了详尽的阐释, 是初涉美学者学习美学知识的重要参考书籍。
索书号:B83/2593
6.《十月国度》
作者:(美)雷·布拉德伯里(Ray Bradbury)著
出版社:上海 : 上海译文出版社
ISBN: 978-7-5327-8351-9
内容简介: 《夏日永别》是布拉德伯里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小说,和另外两部小说《蒲公英酒》和《必有恶人来》构成“绿镇”三部曲。故事发生在伊利诺伊州的绿镇,时间已经是1929年10月份,没完没了的夏天却还在继续。为了争夺对“时光机”的控制权、粉碎“长大成人”的阴谋,以道格拉斯·斯波尔丁为首的少年们组织了一支“军队”,发起了针对镇上诸位权威长者的挑战
索书号:I712.45/86
7.《肮脏的三十年代》
作者:(美)蒂莫西·伊根(Timothy Egan)著
出版社:上海 : 上海译文出版社
ISBN: 978-7-5327-8360-1
内容简介:在美国大萧条时期,近10年,恐怖的前所未见的沙尘暴席卷美国西部高地平原。那片区域地跨包括堪萨斯、俄克拉荷马、内布拉斯加、得克萨斯等多个州,然而沙尘暴却能一路奔袭,吹到芝加哥乃至纽约,罗斯福新政时期曾着手重建草原恢复土壤和造林,然后政治上的考虑、经济的困境最终又造成了新的问题。作者通过大量的档案、报刊、著作和面对面采访,揭开了六个家庭及其所在县、镇、社区的兴衰,揭开尘封往事,生动地展现了一段艰难时刻,而归根结底,是人类对于环境的无知所招致的毁灭性噩运。
索书号:I712.55/136
8.《旧上海见闻录》
作者:开乐凯著
出版社:北京 : 中国文史出版社
ISBN: 978-7-5205-2853-5
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为开乐凯在19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为《文汇报》等撰写的文章,书中内容关于上海的有戏院演出、自来水厂、火柴厂、黄包车夫、印刷厂、巡捕、仆人、法院、图书馆、博物馆等。书中还描写了作者从上海到汉口、北京以及中国西部漫游时的所见所闻。
索书号:K250.6/48
9.《沉默史;从文艺复兴到现在》
作者:(法)阿兰·科尔班(Alain Corbin)著
出版社:南京 : 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5-24260-1
内容简介: 本书既是优美的散文也是广博的文学史,科尔班号召读者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去倾听另一段历史,他在书中探究沉默及其声音与意义,不仅试图挖掘一个难以捉摸的多面概念的历史,同时深入其哲学、神学和文学领域。科尔班认为沉默是我们某些最强烈的体验的核心,但20世纪的转变还是慢慢消解了它的价值。如今,喧嚣的城市空间和各种媒体持续不断的轰炸迫使我们一直保持活跃。我们已不知道内心的自我为何物,这一过程正改变着个体的本质。科尔班带领读者细细品读从古至今众多重要思想家及作家的“沉默”书写,让我们重新发现了沉默的惊奇之处,以及由此带来的更丰富的生命体验。
索书号:I565.65/23
10.《儿童法案》
作者:(英)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著
出版社: 上海 : 上海译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327-8622-0
内容简介: 菲奥娜·迈耶是一位高等法院的女法官,向来以严苛的睿智、精确和理性闻名。可她成功的职业生涯却无法掩盖家庭的不睦,长达三十年的婚姻生活岌岌可危。与此同时,一名十七岁的男孩亚当由于宗教信仰拒绝输血治疗,命悬一线。时间在流逝,控辩双方都给出了理由,为了做出公正合理的裁决,菲奥娜决定亲自前往医院探望男孩。一番恳谈触动了菲奥娜内心深藏已久的情感,最终,她的裁决将给两人带来怎样意想不到的后果。
索书号:I561.4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