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名著
世界性最有影响的代表作品
《世界十大名著》指2000年,根据《纽约时报》和美国《读者文摘》组织的横跨欧、亚、美、澳、非五大洲百城十万读者的投票调查,精选出的十部经典长篇名著。这十部名著代表了英国、法国、俄国、美国最具世界性代表的世界文学大师和其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作。
1. 《战争与和平》,【俄】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著,上海译林出版社2011年出版,32.5.00元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创作于1863—1869年。该作以1812年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从1805到1820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以鲍尔康斯、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大贵族的经历为主线,在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描写中把众多的事件和人物串联起来。作者将“战争”与“和平”的两种生活、两条线索交叉描写,构成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壮阔史诗。《战争与和平》的基本主题是肯定这次战争中俄国人民正义的抵抗行动,赞扬俄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但作品的基调是宗教仁爱思想和人道主义,作家反对战争,对战争各方的受难并都给予了深切的同情。这部小说的诞生不仅代表了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高峰,也成为了俄国小说乃至整个俄国文学崛起的标杆。
2.《巴黎圣母院》,【法】维克多·雨果著,团结出版社2015年出版,45.00元

《巴黎圣母院》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埃斯梅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该小说还被多次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歌剧等。
3.《童年》,【苏联】马克西姆·高尔基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49.00元

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描写了主人公阿廖沙从三岁至十岁这段时间的生活经历。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阿廖沙三岁丧父后,由母亲和外婆带到外公家。这是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家庭。外公是一个小染坊主,已濒临破产。他性情暴躁、乖戾、贪婪、自私;两个舅舅也粗野自私,经常为了家产争吵斗殴,第三代也受到很坏的影响。阿廖沙在这里每天看到的是令人作呕的丑事,但他得到外婆的疼爱,受到外婆所讲故事的熏陶,这对他以后的文学生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小说通过童年阿廖沙的所见所历,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末俄罗斯低层市民的生活及情感。
4.《呼啸山庄》,【英】艾米莉·勃朗特著,辽海出版社2018年出版,22.80元

首次出版于1847年,是19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描写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致富。回来后,对与其女友凯瑟琳结婚的地主林顿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全篇充满强烈的反压迫、争幸福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紧张的浪漫气氛。《呼啸山庄》被公认为世界名著,英国作家毛姆甚至把它奉为世界最杰出的十部小说之一,与《战争与和平》并列。根据这部小说改编拍摄的电影从1939年已多达十多部。
5. 《大卫·科波菲尔》,【英】查尔斯·狄更斯著,中国画报出版社2015年出版,38.00元

全书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融进了作者本人的许多生活经历。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大卫从幼年至中年的生活历程,以“我”的出生为源,将朋友的真诚与阴暗、爱情的幼稚与冲动、婚姻的甜美与琐碎、家人的矛盾与和谐汇聚成一条溪流,在命运的河床上缓缓流淌,最终融入宽容壮美的大海。其间夹杂各色人物与机缘。语言诙谐风趣,展示了19世纪中叶英国的广阔画面,反映了狄更斯希望人间充满善良正义的理想。该小说取材广泛,语言通俗、夸张,充满幽默和讽刺,人物塑造手法独特,其中孤儿大卫、贝西姨婆、米考伯先生等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的典型形象。有评论家认为《大卫·科波菲尔》的成就,超过了狄更斯所有的其他作品。
6.《红与黑》,【法】司汤达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出版25.00元

该小说讲述于连是一个木匠的儿子,长着少女似的清秀面孔,天资聪颖,记忆超群,有着非凡的意志力。他受父兄虐待,也深以微贱的出身为耻。他凭借熟记拉丁文圣经的资本在维立叶尔市长德·瑞那尔夫人家里当上了家庭教师,并悄悄和德·瑞那尔夫人恋爱。他们的恋情被市长知道后,于连不得不远走贝尚松神学院,一心希望能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此出人头地。因为院长主教之间的勾心斗角,于连离开神学院去了巴黎的木尔侯爵府,他非同寻常的才能与骄傲征服了侯爵家的小姐玛特尔,于是与玛特尔小姐恋爱,于连的跻身上流社会的梦想似乎就要实现了。此时侯爵收到德·瑞那尔夫人被迫誊写的一封揭发信,于连的梦想破灭。他到了维立叶尔的教堂向德·瑞那尔夫人开了两枪。于连被捕入狱。德·瑞那尔夫人买通狱吏,使于连免受虐待。得知原委,于连疯狂地爱上了德·瑞那尔夫人。于连被判死刑,他拒绝玛特尔和德·瑞那尔夫人为他上诉。于连受刑后,玛特尔亲手埋葬了他的头颅。德·瑞那尔夫人三天后也离开了人世。
小说发表后,当时的社会流传“不读《红与黑》,就无法在政界混”的谚语,而该书则被许多国家列为禁书。《红与黑》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远远超出了同时代作家所能及的层次。它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红与黑》发表100多年来,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并被多次改编为戏剧、电影。
7.《悲惨世界》,【法】维克多·雨果著,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51.00元

《悲惨世界》的内容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该作多次被改编演绎成影视作品。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土伦苦刑犯冉·阿让(Jean Valjean)的个人经历,融进了法国的历史、革命、战争、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这个“正当壮年”的男人刚刚重获自由,在这之前,他在地狱般的监狱里蹲了二十年,所犯罪行是偷窃一块面包。在路上,他遇到了卞福汝主教,这是第一个用关怀的眼神看着他,并且给了他机会的人。时来运转,冉阿让化名马德兰,不仅发了财,还当上了海滨蒙特伊小城的市长。在人生的上升期,他遇到了美丽的芳汀,最强恶意的受害者,收养了她的女儿珂赛特;他与阴险的警探沙威和怀揣革命梦的青年马吕斯不期而遇,前者为追捕他不遗余力。小说所讲述的是一种救赎。冉·阿让凭借意志和基督教信仰,努力与“命运的黑线”抗争,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悲惨世界》的人物形象突出,色彩瑰丽,气势浩大,堪称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可以说是一部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
8. 《安娜·卡列尼娜》,【俄】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著,海南出版社2020年出版,99.90元

作品讲述了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渥伦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庄园主列文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时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书在矛盾的漩涡中颠簸。这部小说是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的写照。该书通过女主人公安娜追求爱情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9.《约翰·克利斯朵夫》,【法】罗曼·罗兰著,北京燕山出版社2019年出版,168.00元

该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奋斗的一生,从儿时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通过主人公一生经历去反映现实社会一系列矛盾冲突,宣扬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的长篇小说。1915年,罗曼·罗兰凭借《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书获诺贝尔文学奖。关于创作意图,罗曼·罗兰在《致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朋友们》中写道:“我该介绍我在整体规划这部书时的背景。我是孤独的。我像法国许许多多人一样,在与我的道德观对立的社会中备受压抑;我要自由呼吸,要对不健全的文明,以及被一些伪劣的精英分子所腐蚀的思想奋起抗争......为此,我需要一个心明眼亮的英雄,他该具有相当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有权说话,具有相当大的嗓门让别人听见他的话。我十分耐心地塑造了这个英雄。”他宣称“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并不是写给文人们看的”,“但愿他直接接触到那些生活在文学之外的孤寂的灵魂和真诚的心”。
10.《飘》,【美】玛格丽特·米切尔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26.80元

《飘》以19世纪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为背景,以女主人公斯嘉丽的爱情纠葛和生活遭遇为主线,着力刻画了姿色迷人、聪明能干的大庄园主女儿斯嘉丽这一不屈不挠进行奋争的女性形象,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美国南部种植园经济由兴盛到崩溃,奴隶主生活由骄奢淫逸到穷途末路,奴隶主阶级由疯狂挑起战争直至失败灭亡,奴隶制经济终为资本主义经济所取代这一美国南方奴隶社会的崩溃史。小说在描绘人物生活与爱情的同时,还勾勒出了南北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的异同,具有浓厚的史诗风格。1936年,作品正式出版后,其销售情况立即打破美国出版界的多项纪录,并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和美国出版商协会奖。改编而成的电影《乱世佳人》,一举夺得10项奥斯卡大奖,成为电影史上经典名片。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小说一直位居美国畅销书的前列,并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地畅销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