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辉煌中国》洪向华著,外文出版社2021年出版。在馆位置:二楼清廉阅读体验区

本书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核心脉络和内容架构,分为“超级工程”、“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家园”、“开放中国”和“共享生活”六大部分,聚焦每部分受国内外关注、代表性的亮点成就,集中展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披荆斩棘、砥砺奋进所绘就的发展宏图和辉煌成就。
2.《历史的轨迹》崔友平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年出版。在馆位置:二楼清廉阅读体验区

本书致力于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从一穷二白的落后状态出发,历经探索、改革与发展,正昂首阔步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那么,我们究竟走过了怎样的历史轨迹?本书遵循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凭借可靠翔实的历史资料重现过往,是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提升自身素养的优质通俗理论读物。
3.《理性的选择》徐斌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年出版。在馆位置:二楼清廉阅读体验区

本书围绕以苏为鉴、思想解放、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发展动力、体制改革、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对外开放、一国两制等十个方面,旨在剖析中国道路的逻辑合理性和历史必然性。在“文革”之后百废待兴的形势下,中国该何去何从?这是中国面临的关键抉择。中国共产党引领并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走出了一条举世瞩目的中国道路。这条道路究竟是怎样的道路、为何能行、具有何种普遍性和世界意义,这些都是本书深入挖掘的重要内容。
4.《共和国之路》李忠杰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9年出版。在馆位置:二楼清廉阅读体验区

本书从共和国的起步发展、改革奋进、领航轨迹、经济建设、科技之路、文化教育、社会进步、卫生事业、应急救灾、走向世界等方面精选了140多个关键词,主要从历史的角度揭示和界定共和国的内涵、特征、事件和成就,系统地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来发展的主要成就,详实而生动地展现了共和国70年来的沧桑巨变、伟大历程,使读者重温家国记忆,加深对祖国的认同感、自豪感。
5.《追风筝的人》[美] 卡勒德·胡赛尼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出版。在馆位置: 五楼社会科学书库(三)

全书围绕风筝与阿富汗的两个少年展开,讲述了一个富家少年与家中仆人,关于人性的背叛与救赎的故事。小说中阿米尔因为胆小懦弱,并栽赃给哈桑,导致哈桑被永远赶出了这个家。直到成年以后,阿米尔才知道哈桑竟然是自己的亲兄弟,这时的阿米尔想为自己年少犯下的错误救赎,可是却等来了哈桑的死讯,只有哈桑的儿子还活着。
阿米尔为了救赎,把哈桑的儿子救了回来,可是哈桑的儿子却因为受到精神上的打击,失去了所有的感情表达,唯有听到风筝一词,才会不由自主地笑起来。文章的最后,阿米尔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他带着哈桑的儿子去追逐放飞的风筝,就像儿时的他和哈桑,一起不停地追逐那随风而起的风筝。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不仅仅是贯穿了整部书,勾勒出了主人公的成长过程,也串联起了主人公的赎罪之路。书中有三个人说过这句话,第一位,是哈桑对阿米尔说的,那时的阿米尔是一个只会接受爱,也践踏了爱的人。第二位,是陪阿米尔出生入死的朋友对阿米尔说的,那时的阿米尔成了一个用勇敢和牺牲去赢得爱的人。第三位,是阿米尔自己,这时候的他成为了索拉博的父亲,是索拉博最忠诚的守护者,他接过了哈桑的角色,成了一个给予爱的人。
6.《月亮与六便士》[英]威廉·萨默塞特·毛姆著,江苏凤凰出版社2020年出版。在馆位置:五楼社会科学书库(三)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银行家,有着他人羡慕的生活,家庭和睦,事业有成,但内心却充满了对艺术的渴望。突然有一天他放弃了安逸的生活,为了追求内心隐蔽的绘画梦想,弃家出走。他深知: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是通往自由之途。在异国他乡,贫病交加,却对梦想愈发坚定执着。即使基本的温饱都难以解决,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像溺水的人一样,拼命挣扎。经历了种种离奇遭遇后,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创作出惊世神作。记得高晓松在一次节目中说道:“每个人心里永远有两样东西,就像《月亮和六便士》,六便士当然是人们需要的,但你弯腰去捡六便士的时候,别忘了抬头看看天上那个月亮。”
7.《瓦尔登湖》[美]亨利·戴维·梭罗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在馆位置:五楼社会科学书库(三)

《瓦尔登湖》详细记录了作者在马萨诸塞州康科德城附近的瓦尔登湖畔度过的一段长达两年又两个月的隐居生活。梭罗因对当时美国社会的喧嚣和浮躁感到不满,决定暂时离开尘世,寻求一种更为简单和自然的生活方式。他选择在瓦尔登湖畔自建小屋,开始了一段自给自足的隐居生活,以此作为对工业文明以及世俗名利观的反思和批判。书中大量描绘了瓦尔登湖及其周边环境的自然风光,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他细致入微地观察了四季变换中的景色变化,以及动植物的生长习性,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梭罗还记录了自己在隐居期间的生活细节,如种植作物、捕鱼狩猎、建造房屋等,展示了其独立生存的能力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瓦尔登湖》不仅仅是一部关于自然和生活方式的作品,更是一部充满哲思的散文集。梭罗在书中深入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他认为,人们应该摆脱物质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处;应该独立思考,保持个性,不被社会潮流所左右。这些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前瞻性。梭罗的思想深受爱默生影响,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
8.《追月楼》叶兆言著,安徽文艺出版社2015年出版。在馆位置:五楼社会科学书库(三)

《追月楼》是叶兆言创作的长篇小说,以南京丁氏家族为叙事核心,通过描绘家族成员在战争环境下的矛盾冲突,展现了传统家族制度在特殊历史时期的崩塌过程。小说以民国时期为背景,聚焦南京丁氏家族在战乱中的生存状态。通过家族成员面对日军侵略、政权更迭等历史事件时的抉择,揭示了战争对个人命运和家族结构的冲击。作品通过家族内部的权力斗争、情感纠葛与家国情怀的交织,反映了传统家族伦理在动荡时代的瓦解。
该小说获1987—198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首届江苏文学艺术奖,并被收录于《中国当代名家小说系列》。
9.《万家亲友团》黄蓓佳著,中国书籍出版社2018年出版。在馆位置:五楼社会科学书库(三)

《万家亲友团》是黄蓓佳创作的短篇小说,聚焦微信时代家庭关系的异化。故事围绕年轻夫妻陈坤与万艳因微信群引发的婚姻危机展开,揭示数字媒介对传统伦理关系的解构。夫妻二人因微信群隐私争议导致信任崩塌。陈坤因参与“万家亲友团”微信群(由万艳的表妹发起,旨在维系家族联系)与妻子产生隔阂,最终离婚后仍选择留在该群,形成对数字时代人际异化的隐喻。小说通过微信消息体的对话,展现虚拟社交中的情感疏离与现实伦理困境的冲突。作者以幽默笔触揭开数字狂欢背后的孤独本质,探讨现代人精神世界的荒诞性。
该作品于2018年获第五届汪曾祺文学奖。
10.《技术哲学导论》胡翌霖著,商务印书馆2021年出版。在馆位置:四楼自然科学书库(一)

本书基于作者从2018年起在清华大学开设“技术哲学导论”本科生通识课的课程讲稿整理而成,总共十四讲的课程整理为七章内容。内容围绕问题与历史双重线索,讨论与技术相关的若干哲学问题, 从哲学本体论视角探讨技术本质、人类起源与技术演进的关系,辨析古代与现代技术的差异。采用“问题与历史”双重线索组织论述,涉及科学哲学、文化批判等交叉领域。